(复旦大学药学院 唐至佳叶桦)
零售药店是大健康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药店的需求不再仅仅是购药,而是扩大到了健康咨询、小病自治、保健养生、医疗器械及化妆品购买等等,从购买实物扩大到了购买服务,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一方面应当及时、周到地向消费者提供药物,另一方面应当向患者,特别是对老年患者、慢性患者、康复期老年患者提供专业、有效的药学服务。
保证在店药品质量
零售药店的执业药师应当在执业范围内负责对药品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参与制定和实施药品全面质量管理制度,参与单位对内部违反规定行为的处理工作。
日常经营中,执业药师可运用专业知识,在零售药店的药品验收、陈列与储存工作中,把好质量关口,使各类药品符合贮藏要求(如设有药品阴凉库、冷藏库等),保障店内销售药品的质量安全。
审核调配处方药
近年来,零售药店承接医疗机构外配处方的数量正在提升,部分地区尝试将零售药店直接与医院和医保的网络系统互通互联,按规范从医疗机构获取数据授权并完成处方流转,进而承接医院门诊药房处方药销售。执业药师在审核医师处方、调配处方药方面有了更多用武之地。处方经过执业药师审核后,患者用药可以更加放心。在交付处方药的同时,执业药师还可以向患者交代用药方法,增加患者的依从性。
指导销售非处方药
非处方药是指不需要凭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处方即可购买的药品。然而,市场上非处方药种类繁杂,消费者难以自行选择,也易因不熟悉药名而发生重复服药的现象,这一点在解热镇痛药物与中成药领域尤为突出。
执业药师因熟悉各种常见病症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在消费者选购非处方药时能正确推荐药品,介绍药品的适应症、剂量、给药途径和疗程,提供用药指导与药学服务咨询,指导消费者按说
明书用药,注意处方药与非处方药的相互作用,并在必要时建议消费者就医。
慢病药物治疗管理
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程度加剧,以高血压和糖尿病为代表的慢性病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零售药店作为社区卫生服务环境下开展慢病管理的优势载体,可以利用自身的时间和空间便利性,成为解决慢病患者健康问题的服务站点,以弥补医疗机构外的健康服务缺口。执业药师在开展用药教育、提供健康资讯、解答专业问题、调整饮食结构、加强体育锻炼、改善生活习惯等基础性措施层面均可发挥其慢病管理职能,达到提高疾病治愈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目的。慢性病患者(尤其是同时患有多种慢性疾病的患者)的用药需求已经逐渐从过去的以药品为中心转变为以“药品 + 服务”为中心 , 执业药师的角色也完成从简单销售药品向专业药学服务、高质量用药指导转变。执业药师通过开展个性化指导,开展药物治疗管理( MTM ),提供的主要服务包括建立患者药历或个人健康档案,制定用药方案,进行药物整合,提供饮食、运动建议与用药教育、用药提醒、检测提示,定期随访评估,及时沟通反馈药物治疗效果及药品不良反应,进行持续评估和改进等等,建立患者对药师服务的长期信任。慢性疾病需长期用药,执业药师应站在患者角度,为其提供经济的药物治疗方案。
社区合理用药科普宣传
根据《基本医疗卫生与健康促进法》,社会组织应当开展健康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新实施的《药品管理法》也强调了加强药品安全宣传教育、开展药品安全法律法规等知识普及工作的重要性。零售药店执业药师可以针对本店所在地社区群体的特点,定期通过海报、易拉宝、期刊、手册、沙龙、健康讲座、微信公众号等方式,在诊断、治疗、护理、用药、理疗、食疗、运动指导等方面进行店内和社区科普宣教,普及健康科学知识,向公众提供科学、准确的健康信息,提高基层群众的健康与合理用药意识。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保障
新冠疫情中,我国不少地区出现了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非处方药的抢购热潮,考验了零售药店与执业药师们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响应能力。双黄连口服液、连花清瘟胶囊等药物属于常见的清热解毒剂,在使用时需要根据不同的症状判断病情,再根据病因对症下药,尤其是脾胃虚寒和气虚的患者,盲目用药反而可能加重病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下,消费者易冲动购药,执业药师应发挥指导用药的职能,确保广大人民群众用药安全。对前来购买治疗发热、咳嗽药品的人员,执业药师应详细询问、了解有关情况,力劝有症状的人员或疑似病例及时到医院就诊,并立即以最快方式上报至相关部门。
转自:医药经济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