栓剂(Suppositories)指药物(或含中药)与适宜基质制成一定形状的供腔道给药用的制剂。栓剂因施用腔道的不同,分为直肠栓、阴道栓、尿道栓和鼻栓。
1、阴道栓剂
女性的阴道为前后扁的肌性管道,上端连于子宫,下端以阴道口开口于阴道前庭,长约18~24cm,极易受到病原微生物的侵袭,常见的阴道炎症有真菌性、滴虫性、细菌性和老年性阴道炎症4种。前3种的致病微生物分别是真菌(霉菌)、滴虫或厌氧菌,而老年性阴道炎主要是由于体内雌激素分泌不足所致。阴道栓类似于肛门栓,是一种外观似球形卵形或鸭嘴形供塞入阴道的固体,栓重一般为3~5g ,熔点与体温接近。塞在阴道的下端可绕开肝门系统,免于药物被破坏。
应用阴道栓时宜注意:
(1)洗净双手,除去栓剂外封物。如栓剂太软,则应将其带着外包装放在冰箱的冷冻室或冰水中冷却片刻,使其变硬,然后除去外封物,放在手中捂暖以消除尖状外缘。用清水或水溶性润滑剂涂在栓剂的尖端部。
(2)病人仰卧床上,双膝屈起并分开,露出会阴部。必须看清阴道口,可利用置入器或戴手套,将栓剂尖端部向阴道口塞入,并用手以向下、向前的方向轻轻推入阴道深处(图9-11)。置入栓剂后病人应合拢双腿,保持仰卧姿势约20min。
(3)在给药后1~2小时内尽量不排尿,以免影响药效。
(4)应予入睡前给药,以便药物充分吸收,并可防止药栓遇热溶解后外流;月经期停用,有过敏史者慎用。
2、肛门栓
直肠为大肠的末端,长约12~15cm,位置于盆腔内下端穿过盆隔终于肛门。当栓剂直肠塞入直肠距离肛门口约2cm,药不经肝脏门静脉而直接吸收率近50%~75%,而塞入直肠距离肛门口约6cm,则60%~80%的药经肝脏而被代谢。肛门栓是一种外观似圆锥形或鱼雷形供塞入肛门的固体。栓重一般成人用为2g,儿童用1g,不用时保持一定的硬度和韧性,须较坚实以便塞入腔道。肛周的温度为36.9℃(36.2℃~37.6℃),栓剂的熔点与体温接近,塞入后能迅速熔化、软化或溶解,药物溶出后产生局部和全身的治疗作用。应用时要依次进行:
(1)栓剂基质的硬度易受气候的影响而改变,在夏季,炎热的天气会使栓变的松软而不易使用,应用前宜将其置入冰水或冰箱中10~20分钟,待其基质变硬。
(2)剥去栓剂外裹的铝箔或聚乙烯膜,在栓剂的顶端蘸少许液体石蜡、凡士林、植物油或润滑油。
(3)塞入时病人取侧卧位,小腿伸直,大腿向前屈曲,贴着腹部;儿童可爬伏在大人的腿上。
(4)放松肛门,把栓的尖端向肛门插入,并用手指缓缓推进,深度距肛门口幼儿约2cm,成人约3cm,合拢双腿并保持侧卧姿势15分钟,以防栓被压出。
(5)尽力憋住大便,力争在用药后1~2小时不解大便。因为栓剂在直肠的停留时间越长,吸收越完全。
(6)有条件的话,在肛门外塞一点脱脂棉或纸巾,以防基质熔化漏出而污染被褥。